上篇和大家簡單介紹了 EU Taxonomy ,這一篇想接著分享目前 EU Taxonomy 的重要性、發展現況及挑戰。

自歐盟決定推動綠色政綱 (The Green Deal) 以來,除了推出 EU Taxonomy ,也推出 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 (SFDR),以及修訂 Non Financial Reporting Directive (NFRD) ,建構了目前歐盟永續金融規範的三大支柱:

NFRD 要求上市企業在年報中揭露 ESG 資訊,最新的永續金融方案中歐盟提議改名為 CSRD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SFDR 要求金融業針對其下的永續投融資進行揭露;

EU Taxonomy 制定了各產業永續商業活動的定義,例如 2026 年後出廠的汽機車,得要零碳排才可以被稱作永續產品。如此一來,明確的門檻讓金融業與一般產業有了共同的語言。

發展現況

EU Taxonomy 中明訂了六項環境目標,並預計針對各環境目標提出產業特定標準,不過至今只完成了兩項氣候變遷目標的詳細標準,根據歐盟時程表,其餘四項環境目標(水及海洋資源保護、轉型循環經濟、污染防治與生態多樣性,以及生態系復原)細節將在今年底推出。但光前兩項就已經花了歐盟一年多才生出來,這還不包含之前行業專家籌備報告到提出建議的工作時間⋯⋯實在有點懷疑年底真的能完成所有細則嗎?

此外,雖然現在還處於法規未臻完備的過渡期,卻已看到許多企業紛紛在年報中闡述「自家產品對前述四項環境目標的重大貢獻」,也未有詳細說明判定標準。這樣一個永續發展各自表述的狀況,會不會反而惡化 ESG 資訊不完整且可比性低的問題呢?

另一方面, EU Taxonomy 強調商業活動對環境目標的貢獻,對「社會人權」卻僅要求企業符合最低標準,像是尊重勞工權益及工作環境等等。於是「歐盟只關心環保議題卻忽視社會議題」的聲音越來越多,促使歐盟開始討論把 EU Taxonomy 擴展到 Social Taxonomy 上,未來可能會針對人權、治理、以及促進基本生活條件等三大主軸,發展出類似的社會目標標準。很期待未來 Social Taxonomy 的發布,能促進商業世界對社會議題的重視。

這一系列的法規能成為拯救地球發展的解方嗎?

從永續金融逐漸蓬勃發展以來,歐盟在推行法規時一直強調如何讓資訊更透明;一連串的立法也可以看出,歐盟希望藉由率先制定永續金融法規,進而主導全球永續金融發展的話語權

不得不說,過去美國在川普執政下,永續發展在立法方面幾乎真空了四年,雖然現在拜登急起直追,大概也很難追上歐盟目前的先行者優勢,就讓我們等著看美國之後會有甚麼動作吧! Photo by Carlos Herrero on Pexels.com

不過,目前 EU Taxonomy 適用範圍僅限歐盟區,在其他區域經濟和技術發展程度不一的情況下,很難直接套用,所以有越來越多國家跳出來制定自家版本的 EU Taxonomy,像是台灣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2.0, 正在研議環境永續分類標準 ,預計在今年底完成「永續分類標準」。這樣多頭發展的趨勢,也許促進了各國內部市場共同語言的建立,但國際間要如何接軌會是另一問題,尤其是跨國企業在不同市場營運時,如何準備報告、進行永續研發計畫、遵循當地規範等,都將帶來更多成本。

今年四月,中國表示正在與歐盟合作,計畫在今年底推出一套共同的綠色(永續)投資分類標準,讓兩個市場的永續發展語言能夠接軌,如果順利,也許可已成為其他市場的參考典範。 Source: Financial Times; Photo by Alex Gagareen on Unsplash

EU Taxonomy 反而成了漂綠 (Green Washing) 幫兇?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歐盟內部在討論各產業的永續發展門檻時,並不是純然從科學基礎 (Science Based) 的角度出發的,各會員國以及產業界的角力從 EU Taxonomy 出爐時就沒有停過:

  • 經濟發展較落後的會員國,會希望門檻能夠低一點,不然可能會影響到未來能從歐盟拿到 $$,但若標準訂得太低,資金無法有效流向必要的永續專案、促進企業轉型,將會影響歐盟達成碳中和的期程。
  • 有些與永續發展高度相關的產業,則希望不要這麼快被納入 EU Taxonomy,比如說四月底剛更新的 Delegated Act,出乎意料地將原本一直都在名單上的農業 (agricultural sector) 移除了。歐盟的說法是,農業產業對共同農業政策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的討論及談判還沒定案,因此決定延後施行。根據小編在相關產業的友人的不負責白話文翻譯:因為農業大老們還不想被 EU Taxonomy 綁手綁腳,所以強勢要求刪除從草案報告就一直存在的農業氣候變遷門檻,只為了能多賺點時間。(搖頭)
在 Sustainable Finance Package 發布當天,同在歐盟永續金融工作平台 (Sustainable Finance Platform) 的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及 BirdLife Europe 以及其他關注野生動物保護及生物多樣性的 NGO 組織共同發表新聞稿聲明,將中止在該平台的角色及工作,以抗議歐盟最終版本中對生質能源和林業的要求太低,且非基於科學標準而設立,BirdLife Europe 甚至直指當初為了阻止漂綠而生的 EU Taxonomy 已淪為產業漂綠工具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Pexels.com

不諱言, EU Taxonomy 的立意良善而且創新的 Do No Significant Harm (追求特定環境目標同時不可對其他方面有重大傷害)規則也讓 DNSH 成了永續金融界的新行話,但永續發展一直以來的爭議—如何在永續與商業利益之間取得平衡?並不會因為法令的通過而馬上有答案,也許持續地溝通及教育,讓永續發展的 mindset 真正深入企業營運才會是根本解法。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