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談永續發展,最先被提起的通常是環境問題,尤其是溫室氣體排放,在巴黎氣候協議的加持下,各國政府以及國際企業都開始投入碳中和的行列,也有許多國際組織,如 CDP、 Science Based Target 等,都持續更新計算碳排量的方式,甚至進一步將氣候風險(Climate Risk)納入財務報表編制,越來越多科學資料也讓環境保護議題漸漸融入商業討論,不再只是嬉皮或左膠專有的話題。

然而,企業內的社會議題目前在商業世界的討論好像就沒有這麼多火花,例如,我目前工作上接觸到的社會債券,常被提到的影響力指標常常只侷限於多少人次受到教育、醫療、花了多少錢在供應鏈社區營造計畫這類產出 ( Output)。真正的能改變目標族群的行為模式的結果和影響力 ( Outcome & Impact)像是取得工作保障、受到教育 / 醫療服務後生活品質的提升等,很少看到企業能長期追蹤相關影響力。

E 和 S的發展落差也反應在永續金融債券市場發展上,雖然 2020 因為疫情關係,越來越多人重視社會議題,但綠色債券的發行量跟討論度還是遠遠超越社會債券。某種程度上代表環保議題似乎被擺在企業永續發展討論中的第一要務。 (圖片來源:Financial Times – Analysts expect as much as $500bn of green bonds in bumper 2021)

以星巴克發行的永續債券為例 ,發債後每年星巴克承諾將會揭露每年從「 C.A.F.E. 條例」購買了多少磅咖啡,多少名農夫參加「 C.A.F.E. 條例」以及提供多少農夫貸款等。

根據星巴克 2019 年全球社會影響力報告,99% 的咖啡都來自「 C.A.F.E. 條例」;訓練了超過 16 萬農夫,更投入了460萬美金提供農夫小額貸款,除此之外星巴克也有揭露每年提供多少弱勢族群就業。這麼多眼花撩亂的數字,大家應該也會同意星巴克投入了許多心力在社會議題上,但從這些數字似乎也很難回答,星巴克是否真正提升了供應鏈中咖啡小農(尤其是中南美國家)的生活品質,提出這個問題,並不是說星巴克不想把社會面做好,而是相較之下,針對環境保護,企業只要資金足夠,內部有共識,很快就能立竿見影,例如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降低碳排量,但是,要看到社會面投資開花結果需要「耐心」,比如說扶持小農,提供教育訓練及地方社區經濟發展,沒有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投入是很難看到實際改變的。這種長時間的投入以及一致性的資料累積,如果不是大型且具有永續經營思維的企業是很難辦到的。

強調道德採購 (Ethical Sourcing) 的星巴克推出自家的「 c.a.f.e. 條例」 (全名為 Coffee and Farmer Equity) ,是一個由星巴克建立的內部供應商認證機制,根據星巴克,目前超過 99% 的咖啡都來自同意「 c.a.f.e. 條例」的供應商,條例內容包括要提供對終端生產咖啡的小農的付款採購證明,保障供應商本身的員工權利,使用友善環境的農法以及維持一定的咖啡品質等,星巴克也會透過第三方機構定期檢驗「 c.a.f.e. 條例」供應商們是否都有遵守條例 Photo by Dom J on Pexels.com

除了星巴克之外,另一家全球最大之一的巧克力、可可製造商 Barry Callebaut 推出的永續債券架構也承諾,會定期揭露每年採購多少永續可可、幫助多少位可可農夫脫貧 (2019 年以 1.9 美金/天為標準) 、提供多少農夫培訓教育、以及提升多少生產效率。(看起來 Barry Callebaut 的指標又比星巴克更深入呢!)

除了供應鏈小農的合理待遇外,其實還有許多社會議題在永續討論上常常被忽略,像是企業內部的員工心理健康、勞動環境安全、女性或弱勢族群的求職權等,而企業外部的利害關係人(供應商和社區)的基本權益如何保障也很重要,這些議題在公司討論永續發展時都不應該擱在環境議題 (E) 之後。

未來,也期待針對企業對社會影響力的量化分析能有更深入的發展,畢竟許多大公司的影響力是跨國界的,像是考慮主要供應商所在的國家/地區 GDP 或平均壽命是否改善,以及當地民眾的行為模式是否改變 (孩童不需擔心家庭經濟而得在學生及童工間做選擇),甚至未來企業也能考慮把這些社會外部成本納入,像是企業願不願意吸收確保供應鏈中的勞工獲得基本維生工資以及保障就業後提升的採購成本。最後也想問問大家,在談論社會永續議題時,大家期待看到的社會改善是哪個面向呢?

發表留言